虹桂(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Yabhong’)別名: 爭輝桂,原名“余金桂”,是木犀科常綠灌木小喬木。20世紀70年由成都都江堰市天馬鎮(zhèn)老花農(nóng)余代林代發(fā)現(xiàn)的。
樹冠圓球形,冠形發(fā)育良好。標準株測定:母梢分枝力平均3.7個,個別母梢分枝力多達9個,樹冠非常緊密;春梢平均長度20.6厘米;節(jié)數(shù)平均7-3節(jié)/梢;腋芽數(shù)平均48.9枚/梢,其中4芽或5芽疊生常見。
葉片墨綠色,革質(zhì),有光澤,長橢圓狀披針形,長平均10.7厘米,寬平均3.1厘米,長寬比約3.5,葉面較平整,葉緣微波曲,稍反卷;基本全緣,偶先端有粗稀鋸齒;側(cè)脈7~9對,側(cè)、網(wǎng)脈兩面均明顯;葉尖短尖至長尖;葉基狹楔形,部分與葉柄相連。
‘堰虹桂’始花年齡很早,多2~3年生即進入始花期;盛花年齡也較早,一般4年生開始盛花。在成都地區(qū),初花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花冠近平展,裂片橢圓形;花色橙紅,國際色卡編號為28A;花香較濃;花量*多,盛花時段常見樹梢掛滿一團團艷紅色花球,少見墨綠色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