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場,匯集在這里的切菊花除產自本地省開遠、昆明宜良、晉寧和玉溪澄江等地外,來自越南的切菊花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略勝一籌,供應量和質量比較穩定,其中雛菊價格每扎也比滇產的同類品種低約5元左右,因此優勢更為明顯。一位花商告訴記者: “通過對比,云南部分花農生產的小雛菊和乒乓菊不僅上市品種單一,供應量和質量不穩定,與越南進口貨相比,缺乏優勢,以后采購越南的進口切菊花。”
云南花企生產的優質切菊花
在采訪中,和這位花商持同樣觀點的花商不在少數。云南萬妍花卉有限公司今年清明節前后發往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的切菊花大約60萬枝,其中40萬枝產自越南。該公司董事長岳為民告訴記者:“云南生產的切菊花除了專業的品牌公司外,大部分花農生產的切菊花比越南產的差很多。昆明虹之華園藝有限公司生產的切菊花質量就非常好。”
數據顯示,隨著國內對小菊,尤其是多頭菊的需求量的增加,越南切菊花展現出了強勁的出口優勢。2016年我國切花菊進口額增幅明顯,比上年增長59.6%,主要來源地就是越南。
昆明虹之華園藝有限公司2016年菊苗產量達2億株,切花菊產量達2千萬支,是目前亞洲最具實力的菊花和菊苗等菊相關產品生產供應商。該公司市場部劉浪告訴記者,越南所產切菊花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受寵,除了品質略勝一籌外,上市均衡,上市量和質量穩定也是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得益于越南的氣候更適用于種植切菊花,其次是栽培設施較為先進,再者是越南北部生產包括小菊在內的眾多花卉產品生產商有不少是荷蘭種植者,或借助荷蘭生產栽培技術、擁有10多年經驗積累的當地種植者。而云南不少花農除了是按照栽培管理切花月季、康乃馨等鮮切花的方法種植切菊花外,種苗來源于非專業公司或自繁,加上設施簡陋,因此切菊花云南產品與越南產品相比略為遜色。“云南雖然與非洲的肯尼亞、南美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并列為全球三個最佳花卉種植區域,但并不是一年四季或者是每個地方都可以種植切菊花的,只要選擇在適宜的季節,選用優秀的品種、優質的種苗,配套先進的栽培設施,才能生產出優質切菊花產品。”劉浪說。
近年來,國內多頭菊市場持續增長,引起了越來越多菊花從業者的關注,目前除云南外,海南、河南、北京、上海等各地都在發展多頭菊種植。云南豐島花卉有限公司憑借先進的配套設施,目前量產的切菊花達250個花色品種,去年切菊花和盆栽菊花產量分別達1000萬支和10萬盆,今年隨著開遠基地投產,預計切菊花總產量有望突破2000萬支。公司總經理顧強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云南切菊花種植面積近兩年年增幅都在50%以上,目前年總產量估計已超過6千萬支。顧強鍵的這一說法與劉浪不謀而合。就在在記者采訪的當天,昆明虹之華園藝有限公司接待了銀川、西安、連云港和云南玉溪等地的多家來訪客戶。劉浪告訴記者:“他們每家計劃種植的切菊花規模都在500畝以上,這說明國內切菊花種植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規模、地域都將迅速擴大。”
昆明繽紛園藝有限公司經過兩年多的測試,今年首次面向云南花農批量推出種源來自荷蘭的切菊花無根插條,截至目前,銷售量已超過1000多萬條。該公司種苗總監黃仲恩告訴記者, 切菊花的生產需具備較好的生產條件,種植洋桔梗、切花月季、康乃馨的花農對種植切菊花的技術并不完全理解,因此病蟲害控制還存在一些問題,加之遮光技術也不到位,因此出現切菊花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
顧強鍵認為品質上市量雙穩是云南切菊花產業發展關鍵。云南部分花農戶種植的切菊花面積小,使用盜版、自繁種苗,品種老、品質退化而且單一,設施也達不到切菊花的種植要求,因此受季節影響,云南切菊花供貨量時有時無,產品質量差且不穩定。“我們豐島占有地利優勢,并且產品質量及品種均不輸越南花。因此產品銷售市場已經遍布全國所有一線城市,多頭切菊花已經在各個場合消費使用,特別是花束包裝上的使用促進銷量和價格的提升,多頭切花菊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顧強鍵說。